非典型自慰為何值得我們關注?探索非典型自慰與男性性功能障礙的關聯

 

在男科與性醫學領域,尚存許多爭議,何為典型性自慰,何為非典型自慰也有不同意見,即便是早洩的定義也未能統一,但是我們認為存在爭議不可怕,不斷的學術爭議和討論可以讓我們更接近真相!


在當今快節奏的社會中,男性性功能障礙已成為困擾許多男性的重要健康問題,而自慰作為性行為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性健康之間的關係日益受到關注。然而,自慰這一行為與性功能障礙之間的關聯,尤其是非典型自慰的潛在影響,仍未被廣泛認知。


2024年,《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雜誌刊登了一項由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張炎教授團隊主導的研究《非典型自慰與男性性功能障礙之間的關聯:一項基於異性戀男性的研究》。這一研究首次從較大樣本中揭示了非典型自慰與男性性功能障礙之間的關聯,為臨床實踐提供了全新視角和診療啓示。





什麼是非典型自慰(Atypical Masturbation)?為何值得關注?

自慰(Masturbation),作為人類性行為的一種常見形式,早在歷史中就備受爭議。從18世紀將其歸類為病態行為,到現代社會逐漸接受其正常性,自慰行為的定義和研究範疇經歷了漫長的演變。


通常情況下,對於男性而言,用手擼動陰莖以達到性高潮的模式屬於典型自慰(Typical Masturbation),而非典型自慰(Atypical Masturbation)則是指採用與典型自慰明顯不同的方式,包括速度、位置、體位、壓力甚至刺激來源。例如:

俯臥式自慰(Prone Masturbation,PM):通過將陰莖壓於枕頭、床墊、地板等進行摩擦;

夾腿式自慰(Squeezing Legs Masturbation,SLM):將陰莖夾於雙腿之間施壓;

其他非典型模式(Other types of Masturbation,OM):如利用特殊器物實現自慰。


這些非典型模式由於與伴侶性行為的生理模式存在顯著不同,因此這種差異性可能與男性性功能障礙密切相關,如勃起功能障礙(erectile dysfunction, ED)和延遲射精(delayed ejaculation, DE)。雖然以往一些個案研究提出了相關假設,但缺乏大規模人群數據支持。




研究背景:為何探討非典型自慰?

男性性功能障礙,如ED、PE和DE廣泛影響男性的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雖然大量研究已探討性生活質量、頻率與性功能之間的關係,但關於自慰方式與性功能之間關聯研究仍然十分匱乏。


既往的個案研究發現了特殊自慰與ED和DE之間的密切關聯,這為性功能障礙的臨床診療提供了一些啓示,然而這需要大樣本研究進一步證實,並且非典型自慰的在普通人群中的流行率未知。因此,探討非典型自慰的流行率及其與性功能之間的關聯,具有重要的臨床和學術意義。




研究設計與方法:從大規模數據中尋找答案


研究樣本與數據採集


該研究旨在通過大規模調查揭示非典型自慰的流行情況及其與性功能障礙的關聯。研究團隊設計了一份問卷,於2020年12月發佈網絡問卷,最終收集了2743份有效問卷。參與者均為18至65歲異性戀男性,且在過去六個月內維持穩定的異性關係。


問卷內容涵蓋以下幾個方面:

1. 人口學數據:年齡、BMI等;

2. 自慰行為:方式、頻率、刺激來源(如視覺、幻想或物理刺激等);

3. 性功能評估工具:國際勃起功能指數IIEF-6和早洩診斷工具PEDT;

4. 性行為特徵:陰道性交頻率、陰道內射精潛伏期(IELT)等。


數據分析方法


研究團隊將參與者分為典型自慰(typical masturbation, TM)和非典型自慰(atypical masturbation, AM)兩組,後者進一步細分為俯臥式自慰(PM)、夾腿式自慰(SLM)和其他類型自慰形式(OM)。


使用 IBM SPSS 軟件版本 26.0(SPSS, Inc.,芝加哥 ,伊利諾伊州,美國)進行統計分析,通過多種統計學方法,分析了兩組間的性功能的差異,並結合相關文獻探討非典型自慰與性功能障礙的關聯機制。




研究結果:非典型自慰的顯著影響


非典型自慰(AM)的流行率


該研究顯示,非典型自慰(AM)在男性人群中的流行率為10.97%,其中俯臥式自慰(PM)佔4.78%,夾腿式自慰(SLM)佔1.35%,其他方式(OM)佔4.85%。此外,約18.99%的受訪者表示從未進行過自慰,這一比例較以往研究有所下降,可能與匿名調查方式減少尷尬和信息偏差有關。



與勃起功能障礙(ED)的關聯


最重要的發現是,非典型自慰(AM)與勃起功能障礙(ED)之間存在顯著關聯。非典型自慰(AM)者的IIEF-6平均得分(23.8 ± 4.7)顯著低於典型自慰(TM)者(28.6 ± 5.6),其ED發生率高達53.2%,而典型自慰(TM)者的ED發生率為38.1%。



與射精功能的關聯和心理層面的影響


在射精功能方面,非典型自慰與射精潛伏期(IELT)和早洩(PE)未表現出顯著差異。到目前為止,由於還沒有有效的量表來診斷延遲射精(DE)和一般人群中的DE發生率明顯低於ED和PE的發生率,所以未能有明確的標準來評估參與者是否患有DE及其與非典型自慰(AM)的關係。


然而,非典型自慰者(AM)的性行為滿意度普遍偏低,可能與心理層面的負面感受有關。例如,由於非典型自慰(AM)的模式與伴侶性行為差異過大,男性可能在後者中面臨更多壓力和焦慮,進一步影響射精表現和整體性體驗。


此外,非典型自慰(AM)可能加劇與伴侶性行為中的不協調感,這一現象特別需要引起臨床醫生的關注。





非典型自慰(AM)與性功能障礙關聯的機制假設

1


刺激模式的不匹配:非典型自慰(AM)使用的壓力、速度和體位等可能與正常性行為中陰道內的生理刺激存在顯著差異。

2


學習理論的影響:長期習慣於非典型自慰(AM)的男性可能難以在正常性行為中獲得類似的性愉悅感。如果個體習慣於一種不尋常的手淫方式,那麼他們在陰道性交時可能難以達到或維持完全勃起。

3


從心理學和生物學的角度來看,自慰的心理和舒適層面與伴侶性交所涉及的複雜人際動態以及由此產生的男性焦慮之間存在著顯著差異。


自慰被描繪成一種個人且孤獨的行為,由個人的想法和慾望驅動,通常在提供舒適和熟悉感的私人環境中進行。相比之下,伴侶性交涉及共享的親密關係和交流,引入了可能導致男性焦慮的人際動態,這可能受到諸如表現壓力和關係複雜性等因素的影響。


根據巴洛的認知-情感性功能障礙模型,患有勃起功能障礙的個體關注的是來自性伴侶的性表現要求、自身勃起反應以及之前勃起失敗經歷所帶來的擔憂,而非性刺激。這導致他們無法獲得和維持足夠的性刺激以實現陰莖勃起。


這些心理因素在闡明勃起功能障礙方面可能比自慰與性伴侶性交時所體驗到的感覺差異更為重要,和/或可能是不典型自慰和勃起功能障礙的共同原因。

4


一些男性可能會因為勃起功能障礙等困難而進行非典型自慰,這使得伴侶的性行為具有挑戰性,並導致他們選擇非典型的自我刺激來滿足他們的性需求。

5


第三種因素(如性創傷或性知識缺乏)可能導致性功能障礙(如ED)和非典型自慰同時發生,兩者之間無因果關係。




臨床與社會啓示:醫生與患者如何應對非典型自慰?


加強醫生對自慰模式的重視


這項研究提示,醫生在診療中應常規詢問患者的自慰習慣,包括方式、頻率和刺激來源。


特別是對於性功能障礙的患者,詳細瞭解其自慰模式有助於更精准地評估病情,探索病因並制定合理的治療策略。


行為矯正與心理干預


對於非典型自慰(AM)引發的性功能問題,建議採用多維度的治療方式,不僅需要藥物干預,還應結合行為矯正和心理咨詢。


例如,通過行為矯正引導患者逐步嘗試更接近典型自慰(TM)的模式,幫助其重建正常的性反應路徑或通過心理干預、心理咨詢減輕其與伴侶在性行為中產生的焦慮感,也可幫助患者應對焦慮和自卑情緒,增強其性自信。


公共健康教育的升級


在性教育和科普中,加入關於自慰方式及其潛在影響的內容,有助於提升公眾對性健康的認識,減少非典型自慰(AM)行為對年輕男性的潛在負面影響。




研究局限與未來方向

儘管該研究為非典型自慰(AM)與性功能障礙的關聯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據,但作者也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


1. 因果關係的驗證:作為橫斷面研究,本研究無法證明非典型自慰與性功能障礙之間的因果關係,未來需通過縱向研究進一步探討。


2. 樣本選擇的偏倚:數據主要來源於網絡調查,可能低估了老年男性或較少使用網絡的群體的情況。


3. 非異性戀人群的缺失:由於樣本限定為異性戀男性,研究結果可能無法推廣至其他性取向的男性人群。

 

邁向性健康的新方向

這項開創性的研究首次基於較大樣本探索了非典型自慰的流行情況並揭示了其與男性性功能障礙之間的潛在聯繫,為性醫學領域提供了寶貴的數據支持與理論依據。


對於每一位男性患者而言,全面瞭解自己的性行為特徵並在必要時尋求專業幫助,是邁向健康與幸福生活的重要一步。通過本研究,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性健康管理的複雜性與多樣性,也期待未來更多科學研究為這一領域帶來新的突破與希望。

 

返回網誌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