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研”尋藥 | 聯合療法突破:Rogaratinib與阿替利珠單抗為順鉑不耐受晚期/轉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帶來治療新曙光

順鉑聯合化療一直被視為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UC)患者的首選一線治療方案。約有50%的患者由於各種原因不適合使用順鉑,其中約20%的患者選擇使用卡鉑化療。但是卡鉑化療效果不如順鉑化療,並且大多數患者接受一線化療後仍會出現疾病進展。阿替利珠單抗是一種人源化單克隆抗體,作為PD-L1阻斷劑,能與腫瘤細胞上的PD-L1結合,並阻斷其與T細胞及抗原遞呈細胞PD-1的相互作用,從而解除PD-1/PD-L1介導的免疫抑制,促進T細胞攻擊腫瘤細胞。既往研究顯示阿替利珠單抗在對順鉑不耐受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UC患者中的應答率為23%。在膀胱癌中,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3(FGFR3)通路的激活狀態與非T細胞介導的炎症性腫瘤微環境密切相關,這一現象可能會削弱患者對PD-L1抑制劑治療的反應敏感性。

Rogaratinib是一種口服的、高效的選擇性小分子泛FGFR (FGFR1-4)抑制劑。一項評價Rogaratinib與化療療效的Ⅱ期試驗結果表明,在FGFR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UC患者中,Rogaratinib具有與標準化療相當的療效,有可接受的安全性且可能更具活性。另一項臨床前研究顯示,FGFR聯合PD-L1抑制劑可提高抗腫瘤活性及患者生存率,這表明這種組合具有臨床實用性。一篇發表在《JAMA Oncol》雜誌標題為“Rogaratinib Plus Atezolizumab in Cisplatin-Ineligible Patients With FGFR RNA-Overexpressing Urothelial Cancer: The FORT-2 Phase 1b Non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的文章探索了Rogaratinib聯合阿替利珠單抗在順鉑不耐受的FGFR mRNA 過表達、局部晚期/轉移性UC患者中的安全性、藥代動力學和初步療效。
返回網誌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