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莖硬結症手術專家共識

陰莖硬結症手術專家共識

 


定義

陰莖硬結症,是一種以陰莖白膜纖維化斑塊為特徵,同時可伴有陰莖疼痛、彎曲畸形、勃起功能障礙(ED),並造成患者精神心理壓力的疾病,亦稱陰莖纖維性海綿體炎、結節性陰莖海綿體炎海綿體纖維化等。1561年Fallopius首次報道此類患者,1743年法國醫生Peyronie首次對本病進行了具體描述,因此陰莖硬結症亦被稱為佩倫涅病(PD)。


病因

PD與多種危險因素有關,包括肥胖、吸煙、過量飲酒、糖尿病、高血壓病,高血脂等基礎情況,以及有無陰莖損傷或手術、經尿道腔內操作或治療、纖維瘤性病變等特殊病史,同時還應考慮患者性生活的情況,包括頻率、強度、體位等易引起陰莖損傷的情況。

陰莖硬結症的具體發病機制尚未明確。陰莖白膜重復性的微小損傷是目前普遍認可的發病機制。在損傷與抗損傷修復的過程中,促纖維化因子和抗纖維化因子共同參與陰莖白膜損傷、修復、纖維化、瘢痕形成及重塑等多個過程,反復的炎症反應過程將導致結締組織重塑為纖維化斑塊。


流行病學

PD的患病率為0.4%~9%,伴有ED和糖尿病的患者有更高的患病率。PD好發年齡為55~60歲,患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研究表明,對100例不確定是否患有PD的男性屍檢,約 22%白膜有纖維變性損傷


臨床表現

①陰莖白膜斑塊——陰莖白膜斑塊為陰莖硬結症最為特異性表現,可見於陰莖背側、腹側和側面,最常見於陰莖背側,直接與嵌插的縱隔纖維相連。

②陰莖疼痛——陰莖疼痛分為疲軟時疼痛和勃起時疼痛,在疾病的活動期患者常常會感受到持續性疼痛,雖然這種疼痛並不明顯,但往往會影響到性功能。一些患者也會主訴在夜間或早晨因勃起疼痛而醒來,影響患者睡眠質量和日常生活。隨著炎症的控制,疼痛也會隨之自然緩解。少數患者因為“陰莖外周環形斑塊”而產生鉸鏈樣反應和陰莖畸形,這部分患者陰莖斑塊往往較大,或呈條索樣環繞陰莖,勃起時病變處陰莖周徑不能相應增加而出現疼痛,又稱為“陰莖筋膜室綜合徵”。

③陰莖彎曲畸形——陰莖彎曲包括背彎、側彎和腹側彎曲,其中以陰莖背彎最常見,腹側彎曲少見,極少數患者斑塊環繞陰莖,此時,還可表現為陰莖縮短、狹窄、漏斗狀等非彎曲性陰莖畸形。非彎曲性陰莖畸形更容易出現ED,從而影響患者性生活,更容易導致患者抑鬱。

④勃起功能障礙——ED在PD患者中很常見(>50%),部分硬結所致的陰莖嚴重變形、連枷陰莖等導致患者即使有正常的陰莖勃起硬度仍無法完成性生活。PD對患者產生的心理影響亦會造成患者ED的加重,如焦慮、對疾病的不理解以及配偶的抱怨等。

⑤精神心理壓力——患者的精神症狀如自我否定、矛盾、焦慮和抑鬱害怕和回避一切性活動、社交困難等,多是由於痛性勃起、陰莖彎曲畸形導致性交困難、ED等所致。患者精神壓力呈持續性。研究顯示,48%的PD患者患有輕、中度抑鬱症。


臨床治療

非手術治療

PD的非手術治療主要適用於疾病早期患者,包括口服藥物治療、局部治療。目前非手術治療主要基於臨床治療經驗。

口服藥物主要包括非甾體類抗炎藥物、左卡尼汀、維生素E、對氨基苯甲酸鉀 、他莫昔芬、秋水仙鹼、已酮可可鹼、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劑等。

局部治療是將藥物或物理因素直接作用於病灶,包括病灶內藥物注射治療、體外衝擊波治療及牽引治療等,使用的藥物包括類固醇、維拉帕米、透明質酸干擾素以及膠原酶溶組織性梭狀芽孢桿菌。

目前膠原酶溶組織性梭狀芽孢桿菌已被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和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批准為PD的有效治療選擇之一。體外衝擊波治療的作用機制尚不清楚,可能機制是直接破壞和重塑陰莖斑塊。另外,衝擊波通過產生熱量導致炎症反應,增加該區域的血供、增加巨細胞活性,從而導致斑塊溶解吸收,其對陰莖疼痛有顯著改善作用。牽引療法是通過外力牽引陰莖,機械力引起陰莖海綿竇擴張促進細胞增生形成新的結締組織,進而改善陰莖彎曲並延長陰莖長度。

手術治療

儘管PD的保守治療可以解決大多數男性勃起疼痛的問題,但僅有少數患者的陰莖彎曲畸形可以得到改善。PD外科治療的目的是糾正陰莖彎曲畸形和ED,使患者完成滿意的性交。

手術方法包括陰莖白膜折疊術、陰莖硬結切除(切開)+移植術和陰莖假體植入術,外科治療僅限於病情穩定、斑塊成熟的患者,而疼痛的緩解和彎曲的穩定至少需要3個月。對於症狀嚴重,對患者的生活和心理產生較大影響者,也不必等到穩定期才實施手術。

PD手術治療具體步驟


陰莖折疊術/陰莖白膜折疊術

適應症包括:

①保守治療無效;

②陰莖勃起時彎曲畸形在30~60°的穩定期患者;

③彎曲畸形影響性生活和(或)排尿功能;

④對性功能保留要求較高且心理狀態穩定患者。

手術方式包括Nesbit楔形切除、16點折疊和Yachia(一種Nesbit 改良術)等方法。白膜折疊一般採用不可吸收線,在陰莖彎曲方向的對側給予白膜縫合折疊,以矯正陰莖勃起時的彎曲角度。

Nesbit楔形切除手術步驟

(1)冠狀溝下0.5~0.8cm處環行切開陰莖皮膚袖套樣脫套至陰莖根部。

(2)人工海綿體勃起試驗:陰莖海綿體置入穿刺針頭,陰莖根部同時用橡皮筋臨時阻斷,快速注入生理鹽水,造成陰莖人工勃起狀態。

(3)在陰莖彎曲最大凸起處標記需切除白膜範圍,使用兩把Alis鉗在陰莖疲軟狀態下於標記處鉗夾折疊白膜,然後再次行人工海綿體勃起試驗判斷矯正效果進一步調整鉗夾範圍,直到矯正滿意為止,最後根據鉗夾的範圍切除橢圓形白膜。

(4)白膜橢圓形剪除時,避免損傷白膜下的海綿體組織,缺損處用不可吸收的縫線橫向縫合關閉白膜。縫合完畢再次人工誘導勃起,在完全勃起狀態下檢查彎曲的矯正程度。如果沒有完全矯正,可加縫數針進一步折疊矯正陰莖彎曲。


16點白膜折疊手術步驟

(1)包皮內板距冠狀溝0.8cm切開皮膚,在Buck’s筋膜和陰莖白膜間游離,脫套包皮外板至陰莖根部。

(2)人工海綿體勃起試驗同前。

(3)在陰莖彎曲最嚴重部位標記並划線,避開陰莖背側血管和神經以及腹側尿道。在白膜彎曲的兩側分別用3-0不可吸收線對稱縫合兩排共16點。

(4)再次注射生理鹽水,造成人工海綿體勃起。用帶皮管保護的血管鉗收緊縫線,將陰莖彎曲進行矯直,固定縫線位置並打結。

(5)創面止血,關閉陰莖包皮切口。創面加壓包扎。




陰莖硬結切除術/陰莖硬結切開術+移植術

適應症包括:

①保守治療無效;

②勃起功能良好但陰莖嚴重彎曲(>60°)、硬結較大,或有複雜陰莖畸形(比如明顯的陰莖凹陷/沙漏樣畸形或者鉸鏈狀畸形的患者)的穩定期患者;

③彎曲畸形影響性生活和(或)排尿功能;

④能夠接受術後陰莖勃起功能變差或喪失的心理狀態穩定患者。

陰莖硬結切除術/陰莖硬結切開術+移植術可將硬結完整切除,能更好地糾正彎曲畸形,對陰莖長度無明顯影響,且不易復發。但手術創傷相對較大,造成術後ED的可能性較大等。

手術方法

在陰莖凹面曲率最大處,通常也是斑塊所在處,做斑塊切除或切開,再使用移植物修補(4-0或3-0可吸收縫線,用於移植物與白膜的縫合)。完全切除硬結導致的靜脈瘻可能與術後較高的勃起功能發生率相關,因此對於較大的斑片狀硬結建議只進行部分硬結切除或僅行硬結切開。



陰莖假體置入術

適應症:PD合併ED,在非手術治療無效時可採用陰莖假體置入術進行治療,同時需確保當時陰莖硬結斑塊處於穩定期或斑塊治療及陰莖彎曲矯正後。術前陰莖彎曲度>60”者往往需要在置入假體的同時矯正彎曲。

治療方案選擇

多數情況下,一般採用手法矯正可解決絕大多數的陰莖彎曲,且對假體無顯著影響,但需要防止尿道損傷。

如果陰莖彎曲嚴重(>60~70°)、硬結較大、有明顯的陰莖凹陷或沙漏樣畸形的患者,推薦行硬結切開+切除/磨削,或滑動等方法治療。

硬結切除後白膜缺損超過2cm者,需考慮補片。移植物補片面積最好超過所需面積的25%左右,以滿足陰莖的伸展及移植物術後收縮的需求。

對於PD陰莖彎曲嚴重,但仍要求維持陰莖長度與周徑,不採用補片的情況需考慮白膜重建,可根據病情選擇 Sliding、MoST、MUST、TEP等方案,但需要注意術後出現陰莖頭缺血壞死風險。



術後標準處理流程

①術後陰蘭需常規彈力繃帶包扎,減少術後因陰蘭勃起等原因所致出血、水腫等併發症。

②術後需常規留置導尿管,減少術後陰莖勃起對傷口的影響。

③術後常規每2~3天換藥一次,至外敷料拆除。

④術後刀口需包扎至術後2周以上,可最大限度減少術後出血及水腫等併發症。

返回網誌

發表留言